当前位置:  首页 > 解决方案
600余家储能企业齐聚金陵 “双碳”点燃新型储能热
时间: 2024-04-29 16:34:52 |   作者: 解决方案

  “我们的首日签约额超过了90亿元。”日前,在南京召开的2024第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以下简称“本次大会”)现场,林源集团总裁邢正军兴奋地向《大众证券报》记者介绍旗下子公司林源储能的斩获。本次大会聚集了包括宁德时代(300750)、盛虹动能、阿特斯等在内的600余家储能企业同台竞技、“大秀肌肉”。开展首日,多个热门展台前被围得“水泄不通”。

  这背后,是作为推动能源转型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装备,新型储能已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记者从本次大会上获悉,江苏省目前已构建起较完整的新型储能全产业生态,聚集了各类新型储能与配套重点企业近200家,截至2024年3月底,全省已建成并投运新型储能111万千瓦。全国范围内,在政策、技术与资本的多重因素推动下,储能行业正快速发展。

  “太疯狂了!”对于储能行业眼下的火爆场景,多位参加本次大会的储能企业工作人员发出了相似的感慨。

  企查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新增注册储能相关公司数为7100家,但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扩大10倍至7.41万家。而今年以来,该数据已突破2.3万家。与此同时,与储能相关的融资数量也从2019年的42次增至2023年的290次,披露的融资总额则从14.14亿元增至287.19亿元。

  究竟什么是储能?“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大型充电宝。”盛虹动能战略市场部总经理胡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在晚上,我们把便宜的谷电存进这个充电宝,再在白天的用电高峰把存进去的电给放出来。”据其介绍,储能系统适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调度等多个环节,有实现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特性改善、削峰填谷、调峰调频、需求侧响应等改善电网质量的作用。

  江苏储能行业协会会长朱俊鹏告诉本报记者,储能特别是新型储能的快速的提升离不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这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一方面,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为客服清洁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源网侧储能系统的需求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各地围绕新型储能的政策陆续出台,给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以来,围绕新型储能的政策利好不断。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发展新型储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多个部门也聚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均涉及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新型储能是指传统储能(主要为抽水蓄能)以外,包括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电磁储能、蓄氢储能等在内的,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其中,电化学储能的主要代表锂离子电池储能在我国新型储能应用中占了重要地位。“锂离子电池储能目前的市占率约为95%,因为相关产业链配套成熟,具备较大的成本优势。”朱俊鹏表示。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在2025年有望超过400GWh。

  “对于储能企业来说,现在正是大浪淘沙阶段,只有资本和技术力量都很雄厚的企业才能稳健发展。”朱俊鹏认为,随着落后产能的逐渐出清,储能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进入洗牌期,“卷”成为新型储能行业参与者的一个共识。本次大会的多个参展商负责人均对记者表示,竞争加速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新型储能行业“卷”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扩大电芯容量。记者在走访储能企业的过程中发现,围绕电芯环节的竞争尤为激烈。在本次大会现场,单体容量314Ah电芯开始占据“C位”,仅盛虹动能一家就带来了多款容量达300Ah+的电芯产品。

  “虽然280Ah电芯目前在储能项目中仍是主流,但300Ah+的大容量电芯已然成为新趋势,正在慢慢地替代280Ah电芯。”在煜邦电力旗下储能业务主体煜邦智源展出的一款分布式液冷一体机产品前,公司营销中心负责人程墨涵指着电池舱两侧的空隙部分和记者说,这款产品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未来使用314Ah电芯的应用场景。

  “电芯的容量越大,意味着储能系统将拥有更大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这是目前储能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朱俊鹏和记者说,随着我们国家单个储能项目规模由MWh时代迈向GWh时代,加上技术的不断成熟,电芯正向着大容量的方向进步,“对公司来说,背后最大的驱动力就是降本增效。因为储能行业对价格相对较敏感,前期设备投入越大,回本的周期就越长。”

  通常,储能系统由储能单元和监控与调度管理单元组成,而电芯是储能单元中电池舱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容量电芯的迭代速度惊人。300Ah+电芯尚未成为主流,宁德时代、比亚迪(002594)、亿纬锂能(300014)、天合储能、南都电源(300068)等企业就已宣布开始布局500Ah+电芯,其中单体电芯容量最大的甚至突破了1000Ah。

  “户用储能市场之间的竞争太激烈了,大家都想在同属于用户侧的商业储能里找找机会。”某参展企业负责人和记者说,公司原先的业务就是主打海外户储市场。

  “一是发电侧的新能源配储,二是电网侧的独立储能,三是用户侧的工商业储能。”南京证券(601990)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张儒成表示,国内的储能应用目前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块,“这其中,新能源配储主要依赖新能源发电进行配套;独立储能的商业模式则涵盖容量租赁、辅助服务、峰谷套利和容量补偿等,具体商业模式因各地电力市场规则不同而异;工商业储能则是基于工商业电价进行峰谷套利。”

  工商业储能的竞争逐渐白热化。在本次大会现场,单舱容量在5MWh以上的工商业储能系统频频现身。“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把控了产品成本、价格,还在1.0的基础上增加了连接方式。”阿特斯高级副总裁张光春介绍,公司这次展出的SolBank3.0储能系统功率和容量达到了2.5MW/5MWh。而宁德时代则带来了其不久前发布的全球首款五年零衰减且可大规模量产的储能系统天恒。该储能系统把20尺储能集装箱的容量做到了6.25MWh。不过,不少企业表示,大容量工商业储能系统的量产仍需要一定时间。

  容量慢慢的变大的电芯以及储能系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如何保障产品安全。卓阳储能首席运营官黄浩对此指出,工商业储能项目多、区域分布较广,对整体运维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锂离子电池的热不稳定性以及易燃易爆的安全风险隐患,是大部分储能企业眼下一定要解决的问题。在胡睿看来,储能系统本身的任务就是保障电网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所以其自身的安全性必须要做到位,“要有很大效果预防热失控。”而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在本次大会上分享观点时,也特别强调“储能系统本身要安全可靠”。

  这就不得不提到储能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BMS(电池管理系统),其主要负责电池的监测、评估、保护以及均衡等功能。“BMS有点像人体的白细胞。”在BMS业务上已布局多年的智慧动锂业务经理黄立飞对记者形容道,在他看来,BMS对整个储能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到关键作用。

  除了BMS,储能系统中还有一个“S”的作用也至关重要EMS(能量管理系统)。“你可以把它视作储能系统的大脑。”中科海奥董事长陈滋健和记者说,EMS主要负责数据采集、网络监控和能量调度等功能,是储能系统更智能化的关键。再加上影响电池常规使用的寿命,控制储能电池组的充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变换的PCS(储能变流器),共同构成了储能系统中控制软硬协同的“3S”。

  在本次大会现场,记者观察到,慢慢的变多的储能企业正在发力“3S”的一体化研发。在不少从业者看来,系统集成较电芯的竞争更为激烈。

  在易能数字的展台,公司宣传旗下一款工商业储能系统时就用到了“对比传统的全集成厂家,易能核心部件全栈自研”的表述,并强调该款产品的BMS放电深度可达95%、PCS转换效率可达98.7%、EMS降低辅助系统损耗的最大效率可达90%。

  “现场展出的这款分布式一体机中的EMS为煜邦智源自主研发,而BMS是和外部企业联合研发,取得了相应授权。”程墨涵和记者说,把“3S”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使储能系统软硬件之间的协同更高效,“潜在的故障率会更低。”

  当然,也有选择避开竞争非常激烈的锂离子电池储能领域的企业。林源储能在本次大会带来的全钒液流储能系统就让人眼前一亮。“高安全、长寿命、可预装、不衰减、无污染”邢正军一口气报出了自家产品的诸多优点,他和记者说,全钒液流技术和锂电池技术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常规使用的寿命长且适合长时储能,“目前大部分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储能时长约在两小时,而我们产品的储能时长,可以随储罐的扩容而延长。”

  对于全钒液流储能系统的发展趋势,邢正军有清晰的认知:“短期内很难快速取代锂离子电池储能,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在储能领域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关于储能技术的多个分支,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认为,现有的储能技术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局限性。对此,朱俊鹏持相似观点:“针对不一样的应用场景,不同的技术都会有用武之地。良性的竞争将是储能行业高水平发展的前提。”

  中国电力网于1999年正式上线运行,是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主办的全国性电力行业门户网站。

  下一个:四川能投发展建成宜宾市首个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合作的新型储能项目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标注明确来源“中国电力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的权力。

  阿特斯2024年组件出货量目标42至47GW 拟打造储能业务第二增长曲

  阿特斯2024年组件出货量目标42至47GW 拟打造储能业务第二增长曲线 年储能电池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