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储能系统
橙子储能:360家储能公司竞逐千亿新赛道
时间: 2024-03-16 19:11:20 |   作者: 储能系统

  截至2022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已达13.1GW。国内规划、在建的新型储能项目已近100GW,大大超出了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2025年70GW的规模预期。2023年无疑又是国内电化学储能继续快速地增长的一年。

  因此,今天就和小编来仔细地了解一下整个储能产业链,并在脑海中绘出一副完整清晰的全景图。我们在文末也列出了360家公司,它们的具体赛道也一目了然。

  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开来的过程。储能贯穿新能源开发与利⽤的全部环节,是能源转换与缓冲、调峰与提效、传输与调度、管理与运用的核⼼技术,既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电动汽车等新兴起的产业的主要发展动⼒,具备极其重大的战略价值和辉煌的产业前景。

  从发电侧的角度看,储能的需求终端是发电厂。由于不同的电力来源对电网的不同影响,以及负载端难预测导致的发电和用电的动态不匹配,发电侧对储能的需求场景类型较多,包括能量时移、容量机组、负荷跟踪、系统调频、备用容量、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并网等六类场景。

  储能在输配侧的应用主要是缓解输配电阻塞、延缓输配电设备扩容及无功支持三类, 相对于发电侧的应用,输配电侧的应用类型少,同时从效果的角度看更多是替代效应。

  用电侧是电力使用的终端,用户是电力的消费者和使用者,发电及输配电侧的成本及 收益以电价的形式反映出来,转化成用户的成本,因此电价的高低会影响用户的需求。

  上游设备包括电池组、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热管理和别的设备等,中游环节核心为系统集成+EPC;下游大致上可以分为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三大场景。

  电池组是储能系统最主要的构成部分;电池管理系统主要负责电池的监测、评估、保护以及均衡等;能量管理系统负责数据采集、网络监控和能量调度等;储能变流器能控制储能电池组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

  储能技术种类非常之多,主要可大致分为电化学电池储能技术、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热储能以及化学储能五大类。

  机械储能的应用形式主要有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抽水蓄能已在电力系统中得到重要的应用,其储能容量大,适用于系统的削峰填谷、频率调节。但该技术对储能电站厂址要求严格,难以直接为城市的供电提供储能服务。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同样的局限性,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少。飞轮储能能够存储的能量较小,造价成本比较高,但响应速度较快,多用于工业和 PS 中,适用于配电系统运行。

  电磁储能主要有超级电容储能、超导储能等。这类储能技术无能量形式的转换,故充放电速度极快,可适用于对功率响应速度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场所。但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相比来说较低,造价成本相对较高。

  热能储能技术利用高温化学热工质,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存储在隔热容器中,可以存储的能量相对可观,能量转换效率较低,且容易受到场地的限制,目前较少在电力系统中应用。

  化学储能则是利用多余的电能制氢或合成天然气进行存储。需要释放存储能量时,又需通过化合反应将能量转换至电能。这种技术下,能量存储、释放的全周期效率较低。

  相对于其他四类储能技术,电化学电池储能技术的综合性能相对较好,可适用于较多的应用场所,是装机规模仅次于抽水蓄能的储能技术,且保持着较快增长。

  电化学电池储能在采用模块化集成技术后,可方便地进行容量的扩展,储能站规模可至上百兆瓦,适用于电网侧储能应用的需求。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电池储能载体比能量高,亦可应用至用户侧储能。

  电化学电池储能技术充放电速度较快,可达到毫秒级别,既能削峰填谷,又可快速响应电网频率动态。电化学电池储能中采用电力电子技术以实现并网,电力电子装置的灵活可控性则使储能电站可以依据系统需求改变其外特性,进而能够更好地为系统提供支撑。此外,电化学电池储能电站对厂址的要求相比来说较低,可适用于城市供电。若该技术的经济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其在电网侧将得到更大规模的应用。

  我国储能市场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储能萌芽期(20世纪中后期),20世纪60年代,国内开始抽水蓄能电站的研究,并建立第一座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岗南水电站,到20世纪90年代,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迎来高潮;二是储能发展初期(21世纪),21世纪初期,国内开始其他储能技术的研究,包含压缩空气储能等,直到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储能作为智能电网的技术支撑在国家的政策性纲领文件中首次出现,之后储能行业政策规划陆续出台,推动储能行业发展。

  随着储能行业发展,储能项目大范围的应用、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储能成为能源领域经济新增长点。

  储能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半导体领域的“软实力”。为了加快拉近与发达国家储能研发水平的差距,中国积极地推进中国储能的发展,近年来发布了多项鼓励支持政策。

  根据中国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情况去看,中国储能行业产品发展趋势特点为大容量、大型化、安全化、易回收、数字化。技术趋势:确保安全、可靠的低成本,“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可组合”是提高交付效率、系统可靠性和减少相关成本的途径。模式创新:随着电力市场化推进和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储能应用模式不停地改进革新,分布式光伏+储能、虚拟电厂、能源共享社区,新型融资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下表整理了储能产业链从上游电池,BMS,PCS,EMS 热管理到中游集成商的基本上涉及到的相关企业。

  相关信息来自于知乎、网易、新浪等,橙子储能、能源一号等整合,欢迎您的补充。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返回列表